通知:拜登,你可以開始交接了!特朗普剛剛回應…
美大選迎來關鍵性的一步。
當地時間23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總務管理局已經通知拜登團隊正式開始政府過渡進程。此后,該媒體證實,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也在當天晚上接到郵件,確認拜登當選總統。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證實這一消息,同時表示將繼續挑戰選舉結果。
美總務管理局:過渡進程正式開始
美國聯邦總務署有著聯邦政府“管家”之稱,負責擬訂聯邦政府總務工作規章制度,管理采購與維護聯邦公共建筑、提供信息技術保障等工作。
而該機構署長則手握正式啟動美國政府權力移交程序的“鑰匙”?,F任署長艾米麗·墨菲近日被美媒稱為“華盛頓特區最有權勢的女人”。
美國總務管理局(GSA)通知拜登過渡進程正式開始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消息,拜登團隊稱GSA的決定是“開始解決我們國家面臨的挑戰的必要步驟”。
CNN報道截圖
另據CNN獲得的一資料,美國總務管理局當地時間23日晚已經通知聯邦部門,確認拜登贏得總統大選。
拜登團隊表示,總務管理局的決定是政府開始過渡的“決定性”行動。
隨后,特朗普發推稱,他感謝艾米莉墨菲對國家的奉獻和忠誠,并稱她受到了“威脅和騷擾”。
特朗普在推文中寫道:“我要感謝總務管理局(GSA)的艾米麗·墨菲,感謝她對國家的堅定不移的奉獻和忠誠。她受到了騷擾、威脅和虐待--我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她和她的家人或者總務管理局的員工身上。我們的訴訟還在繼續,我們會繼續不懈努力?!?/p>
“我相信我們會勝利!然而,為了我們國家的最大利益,我正在建議艾米麗和她的團隊在初始協議方面做一些需要做的事情,我也告知了我的團隊,讓他們做同樣的事情?!碧乩势绽^續寫道。
就在特朗普發布推文后,法新社剛剛在報道中這樣寫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23日)表示,他不再反對其政府資助喬·拜登(Joe Biden)的過渡團隊,這是他迄今為止發表過的、最接近承認自己輸掉美國大選的表態?!?/p>
就在當地時間11月23日,賓夕法尼亞州最高法院駁回了特朗普競選團隊在該州的上訴,該訴訟中,特朗普團隊要求法院禁止賓州認證包含郵寄選票的選舉結果。
賓州最高法院法官克里斯蒂娜·多諾休表示,“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盡管沒有在信封上的選民聲明中手寫簽名,地址或日期技術性的違反了《選舉法》,但也不能剝奪成千上萬的賓夕法尼亞州選民的選舉權”。
當地時間23日,密歇根州選舉機構正式認證該州總統大選結果,確認拜登獲勝,贏得該州16張選舉人票。
而在佐治亞州,州務卿辦公室表示,該州的再次重新計票將于24日上午9時正式開始。據佐治亞州州務卿辦公室投票系統經理加布里埃爾·斯特林(Gabriel Sterling)在發布會上表示,佐治亞州的159個縣都必須在周二(24日)上午9時開始再次重新計票工作,并在當地時間12月2日午夜之前完成此次計票。
10月15日特朗普在邁阿密市參加選民問答會的節目。
圖片來源:新華社劉杰 攝
此前,特朗普競選團隊于21日要求再次重新計票,雖然第一次重新計票結果顯示,拜登在佐治亞州獲得的票數仍多于特朗普,但差距小于0.5%。根據該州法律,總統可以要求再次重新計票。斯特林表示再次的重新計票過程將有監督員全程監控,尤其是一直飽受爭議的缺席選票(郵寄選票)將是審計的重點。斯特林說,根據佐治亞州的法律,這一次的審計結果將是選舉結果的最終認證版本。
拜登準備內閣成員名單
盡管特朗普還沒宣布敗選,但是拜登已在準備內閣成員名單。
當地時間11月23日,CNN報道,拜登確認將選擇前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為下屆美國政府的財政部部長。
如果參議院最終通過此決定,耶倫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財政部長?,F年74歲的耶倫還是第一位擔任美聯儲主席的女性,于2014年到2018年間任職。
此外,拜登23日宣布一系列內閣成員名單,其中提名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擔任國務卿,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艾薇兒·海恩斯(Avril Haines)擔任情報總監,杰克·沙利文(Jack Sullivan)將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托馬斯-格林菲爾德(LindaThomas-Greenfield)擔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10月15日拜登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參加選民問答會的節目。
圖片來源:新華社劉杰 攝
拜登在提名聲明中稱,“在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我們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我需要一支在我上任第一天就做足準備幫我們重新奪回美國關鍵席位的團隊,他們要團結全世界來迎接我們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推進我們的安全、繁榮和價值觀。這是這個團隊的關鍵。拜登說,“這些人既有創新精神又有想象力,而且經驗豐富,經受過危機考驗?!?/p>
《華盛頓郵報》23日報道稱,現年58歲的布林肯被稱為“溫和的中間派”。他與拜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兩人在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共事時期。自那時起,布林肯就一直是拜登在外交事務上的臂膀。2009年,拜登任副總統后,布林肯成為拜登的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其間,他每天和拜登一起參加奧巴馬的情報簡報會,成為直接影響美國最高決策層的人。2013年,奧巴馬連任成功后,布林肯獲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2014年,布林肯再被提拔,擔任常務副國務卿。
11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據報道,拜登擬任命布林肯為國務卿。你對此有何評論?如果他擔任美國國務卿,中美關系是否有可能比蓬佩奧任國務卿時有所改善?
趙立堅表示,這是美國內政,我們不做評論。保持中美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美國國內有識之士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中方愿同美方加強溝通、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美三大股指集體收漲
美東時間周一,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收漲。截至發稿,三大美股期貨繼續拉升,道瓊斯30指數期貨和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均上漲逾0.5%,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上漲逾0.4%。
當日,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線走低,蘋果跌2.97%,亞馬遜跌0.03%,奈飛跌2.38%,谷歌跌0.51%,Facebook跌0.47%,微軟跌0.13%。
美股銀行股集體上漲,摩根大通漲2.88%,高盛漲2.5%,花旗漲3.16%,摩根士丹利漲4.26%,美國銀行漲2.22%,富國銀行漲3.24%。
美股能源股多數收漲,??松梨跐q6.55%,雪佛龍漲6.15%,康菲石油漲7.74%,斯倫貝謝漲6.88%,西方石油漲16.9%。
新能源汽車股大漲,特斯拉漲6.5%,小鵬汽車漲近34%,理想汽車漲超14%,蔚來漲超13%,紛紛創收盤新高。
國際金價則出現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23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4.6美元,收于每盎司1837.8美元,跌幅為1.85%。
24日開盤,日經225指數高開高走,漲幅擴大至2.5%,再度刷新近30年新高。
截至發稿,富時中國A50指數下跌0.30%。
推薦閱讀:
突發!特朗普認輸,接受拜登勝選,開始交接程序,大選塵埃落定
這場長達21天的大選鬧劇
終于結束了!
特朗普當局剛剛接受了拜登勝選,并且通知拜登團隊開始總統權力交接程序,這場美國大選之戰終于要落幕了嗎?
圖源:CNN
報道稱,CNN當地時間周一下午從美國聯邦總務署(GSA)署長墨菲(Emily Murphy)處獲取了這封信件的內容。
這封信表明,墨菲將正式批準拜登的“勝利”。此舉意味著過渡進程可以正式啟動,允許現任美國政府機構官員與即將上任的拜登團隊進行協調,美國聯邦總務署將為過渡提供數百萬美元的政府資金。
繼佐治亞州上周五確認了該州的選舉結果之后,當地時間23日,密歇根州競選委員會也確認了該州的選舉結果,宣布喬·拜登在總統競選中擊敗特朗普。美媒稱,賓夕法尼亞州也即將獲得其選舉結果的確認。
11月7日,美媒幾乎在同一時間一致宣布拜登勝利,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事發突然,就在特朗普宣布召開新聞發布會后不久,
當時特朗普人在自己位于弗吉尼亞州的高爾夫球場打高爾夫。
對于這一突如其來的“敗北”,特朗普團隊迅速反應,連忙發出聲明:
特朗普聲明
“我們都知道為什么喬·拜登(Joe Biden)急著冒充獲勝者,為什么他的媒體盟友如此努力地幫助他:他們不想讓真相暴露出來。
簡單的事實是,這場選舉遠未結束。
拜登還沒有在任何州被證明是獲勝者,更不用說那些競爭激烈、即將進行強制重新計票的州,或者那些我們的競選活動存在合法和合法挑戰的州,這些挑戰可能決定最終的勝利。
例如,在賓夕法尼亞州,我們的法律觀察員不被允許有意義地觀看點票過程。
合法投票決定誰是總統,而不是新聞媒體?!?/p>
言辭強烈地說將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提起一系列訴訟,來控訴這場“充滿不公”的選舉。
不過,特朗普身邊的人似乎并不這么看。
知情人士透露,
特朗普的女婿兼白宮高級顧問賈里德·庫什納在稍后的一天與特朗普接觸,勸說他承認當下的選舉結果。
圖源:CNN
特朗普團隊依舊堅持上訴,但在面對如此的結果時有所松口,
稱自己若是輸掉所有的訴訟,將會和平交接權力。
曾有人預言,拜登在媒體預測模型中勝利,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他勢必將面臨來自特朗普團隊的諸多訴訟指控,以及美國國內割裂局面的爛攤子。
能否突破挑戰,在2021年1月20日之前打贏官司,順利入主白宮,
將會是拜登團隊最后的博弈。
在美聯社等諸多美國老牌媒體宣布拜登勝選后,
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林賽·格雷厄姆表態,將調查“所有有關投票違規和不當行為的可信指控”,意圖針對特朗普提起的有關民主黨做票的指控。
在特朗普4年任期內,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當初競選時的承諾?代價又是什么?
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將國際局勢攪得天翻地覆?
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特朗普”任期內的那些事兒。
成功大幅減稅
特朗普上任前承諾過三件事:
1.把希拉里關進監獄;2.推翻奧巴馬的醫療改革;3.為所有人減稅。
前兩項都失敗了,但是為所有人減稅做到了。
特朗普推動美國31年以來國會首次修改稅法。
對于聯邦政府的個人所得稅來說,平均稅率在14.5%左右,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但問題在于,繳稅的人群分布非常不平衡。
對于3萬美元以下的人群。這些人由于收入太低,不光不用繳稅,還能享受到政府補貼,因此這些人的實際稅率是負的。
但是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人群。這些人群加起來不過是總繳稅人口的16%左右,卻要負擔86%的所得稅,其擔負的平均稅率為20.6%左右。
特朗普開始下一個任期后,有市場分析師認為,他會延長2017年的稅改政策,并且對富人更有利。
尤其是百萬富翁們會大獲裨益。
許多減稅措施將于2025年底到期,其中包括降低個人所得稅和對企業主的額外減稅。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所有收入群體的稅率都將回到法律頒布前的水平。
頻繁“退群”,重新制定規則
據不完全統計,特朗普當選后“退群”情況如下:
2017.1.23, 退出TPP
2017.6.1, 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
2017.10.12,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12.2, 退出全民移民協議
2018.5.8, 退出伊朗核協議
2018.6.19, 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10.3, 決定退出《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
2018.10.17,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
威脅退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
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威脅退出世界貿易組織
特朗普的目的非常明顯,美國不愿再當“世界警察”,想要以一個更加自私的身份獲得更多的利益。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崛起,美國深感威脅。
繞過自己在制造業直接競爭方面的弱勢,通過構建新圈子,建立生產和銷售相對封閉的市場。
通過政治軍事金融等優勢,建立更強的資本保護及少受約束機制。
美國便可在制造業處于相對弱勢的前提下,圍堵甚至遏制其他制造業強國的發展空間,再次拿到規則制定權的巨大紅利。
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
2020年10月,特朗普下令從阿富汗全面撤軍。
一方面可以縮減軍費開支,減輕財政壓力;
另一方面,特朗普一直貫徹“美國優先”政策,不再以犧牲美國大兵,來維系“世界警察”的面子。
特朗普非常需要緩一口氣,來解決美國國內的制造業回流問題。
而苦戰19年的阿富汗戰爭,勞民傷財,消耗非常大,與塔利班簽訂和平協議是為美國回血爭取時間。
2020年是大選之年,撤軍勢在必行,簽訂了和平協議就是特朗普的政績。
但是,美國是絕對不會放棄干涉阿富汗的。
阿富汗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根本不是金錢所衡量。
阿富汗是美國控制世界,抑制中國崛起的關鍵。
美國曾經提出一個“大中東計劃”,核心就是通過控制全世界的石油,從而控制世界。
當時,波斯灣產油國家只有伊拉克和伊朗不受美國控制。
2001年以911事件為導火索美國占領阿富汗。
2003年又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入侵伊拉克。
伊朗腹背受敵,被美國左右夾擊。
特朗普撤軍只是選舉和財政上的考量,在下一個任期中,他對中東地區的政策并不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
在美墨邊境修墻
在中文媒體和美國媒體的左右夾擊中,特朗普“修墻”被看成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為什么要修一個沒什么實際用處,又耗費巨大,且容易被破壞的墻呢?
先看一下2016年,特朗普的選民都是誰再說這句話。
2016年大選,特朗普的戰術基本上是“農村包圍城市”。
大量的鄉村地區民眾,將特朗普送進了白宮。
特朗普想要連任,必須對他們有所回報才可以。
他們想從特朗普手中得到的絕對不僅僅是利益,而是一種信念。
什么信念?
拯救美利堅,拯救美國文明。
他們認為自己手中的選票可以改變這一切,減少移民進入,從而拯救美國。
所以從特朗普競選的第一天起,就開始給選民灌輸“修墻”的意識。
向中國征收懲罰性關稅、
并將中國定義為匯率操縱國
2019年3月22日特朗普簽署了針對中國貿易的總統備忘錄,將依據“301調查”結果,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
隨后美國開展了針對中國企業的一系列“絞殺”行動。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借用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戰爭的這段歷史,將中美關系稱為“修昔底德陷阱”。
意思就是,崛起的中國可能會挑戰美國,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可能會對中國進行先發打擊,這樣一來,中美大戰不可避免。
美國維持其的世界霸權,主要有三大利器:
制海權、美元和高科技。
不幸的是,這三個方面,中國都在挑戰美國的底線。
在美國看來,華為是中國挑戰美國高科技底線的一把利劍,其商業成功會威脅美國的霸主地位。
這讓美國人如鯁在喉,無法接受。
當然,特朗普所承諾而且踐行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比如:
“金特會”;推動以色列與中東國家建交,并將美國駐以大使館移到耶路撒冷;
刺殺美國宿敵蘇拉曼尼將軍等等。
如今特朗普宣布承認敗選,
美國的下一任總統毫無疑問的花落拜登家,
接下來將會是美國重建國內社會撕裂和在國際上挽回形象的重要階段。
美國歷史上最年長總統,77歲的拜登能否勝任?
拜登的上臺,對中國又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北美留學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責任編輯:袁藝嬌_NB14956)